本質上,CO2電催化還原反應(CO2RR)過程用于CO2到CO的轉化,涉及兩個關鍵的反應中間體:COOH和CO。在Ni基CO2RR催化劑中,COOH的吸附與CO的解吸之間的權衡是一個挑戰。高價Ni位點在提供足夠電子以激活CO2并隨后的COOH吸附方面不足;相反,富電子的金屬Ni位點與CO之間表現出過強的π-反鍵作用,從而阻礙其解吸。鑒于此,中科院寧波材料所Liang Chen、安徽大學Jianwei Su、中國科學技術大學Qianwang Chen等報道了一種低配位的Ni單原子催化劑(SAC),其特征為具有碳配位的低配位結構,從而在其Ni位點工程化適度的電子缺失。
本文要點:
(1)該Ni SAC在H電池中實現了高達99.1%的CO生產選擇性。此外,在流動池中,它在寬電流密度范圍內維持了接近100%的超高CO選擇性,并且在250 mA cm?2的大電流下保持了20小時的穩定性。
(2)原位表征結果和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均證實了這種低配位結構的雙重功能性,既增強了COOH的吸附,又促進了隨后的CO解吸,從而大大促進了整體CO2RR過程。
W. Sun, S. Liu, H. Sun, H. Hu, J. Li, L. Wei, Z. Tian, Q. Chen, J. Su, L. Chen, Low-Coordinated Ni Single Atom Catalyst with Carbon Coordination for Efficient CO2 Electroreduction. Adv. Energy Mater. 2025, 2500283.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50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