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傷發生后,由炎癥、氧化應激、神經血管化不足以及能量供應短缺等問題引起的再生微環境失衡會嚴重影響神經再生。藥物遞送神經導管能夠修復再生微環境。然而,傳統藥物往往不能穿過血-神經屏障,并且缺乏多功能性,導致其難以實現有效的導管治療。因此,研究者亟需構建一種能夠及時有效地調節再生微環境的多功能導管。有鑒于此,武漢理工大學戴紅蓮教授和武漢大學喻愛喜教授開發了一種光響應性硫化氫(H2S)復合神經導管,其能夠實現人工控制的H2S釋放。
本文要點:
(1)實驗制備了鋅-檸檬酸有機金屬骨架(Zn-CA MOFs)新結構,其具有增強的載藥效率,可實現H2S和Zn2+對神經再生微環境的聯合調控。研究發現,將RGD修飾的聚酯酰胺(P(CL-MMD-MAC)-RGD)與定向結構相結合能夠提高導管的性能。
(2)實驗結果表明,H2S和Zn2+能夠調節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促進線粒體功能恢復和血管生成。此外,該定向結構也可以促進細胞粘附,引導細胞定向遷移。綜上所述,該研究開發了一種將氣體神經遞質與離子相結合的治療方法,其能夠改善神經再生微環境,加速神經再生,恢復運動功能。
Yuanfang Huo. et al. Photo-Responsive H2S Composite System Regulates the Nerve Regeneration Microenvironment Through Multiple Pathways. Advanced Materials. 2025
DOI: 10.1002/adma.202413992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13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