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電極以取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背接觸金屬的熱蒸發對于可擴展制造至關重要。然而,含有印刷電極的PSC通常比含有蒸發金屬的PSC表現出更低的功率轉換效率(PCE)。低熔點合金(LMPAs)因其匹配的功函數、高電導率和化學穩定性而成為PSC電極的有前景候選者。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徐保民、Zhao Xinyan提出了一種方便的刀片印刷策略,用于在倒置PSC中圖案化In-Sn-Bi-LMPA作為背電極。
本文要點:
1) 這些LMPA具有中等熔點(62°C、80°C和120°C),在高于其熔點的溫度下印刷,并在室溫下固化,無需額外的后處理。具有LMPA電極的PSC顯示出高內置電勢和快速電荷提取,實現了22.48%的PCE,與蒸發金屬對應物相當。
2) 電荷傳輸和復合動力學表明,沒有封裝的器件在空氣中老化后,具有LMPA電極的PSC比具有蒸發銅電極的PSC更穩定。老化后LMPA和鈣鈦礦層的形態分析顯示沒有明顯的腐蝕。具有刀片印刷LMPA電極的PSC在1500小時的老化后保留了其峰值PCE的80%,表明其穩定性明顯高于具有蒸發銅或銀電極的PSC。
Bo Jiang et.al Blade Printing of Low-Melting-Point-Alloys as Back Electrodes for High-Efficiency and Stable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EES 2025
DOI: 10.1039/D5EE00269A
https://doi.org/10.1039/D5EE0026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