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組裝納米藥物在癌癥治療和藥物遞送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篩選方法來確定共組裝的分子組合。有鑒于此,浙江大學丁元教授、毛崢偉教授和黃飛鶴教授提出了一種結合基于配體的虛擬篩選(LBVS)和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的篩選策略,并將其用于探索具有共組裝能力的新型分子組合。
本文要點:
(1)實驗通過在溫和條件下合成多種共組裝納米藥物的方式驗證了該篩選策略的準確性。長春西汀(Vin)和樂伐替尼(Len)是具有代表性的共組裝組合,可以通過氫鍵、范德華力和π-π相互作用直接共組裝形成納米顆粒(NPs)。對這些NPs進行聚乙二醇(PEG)功能化可以得到具有增強的穩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的PEG-l/V NPs。
(2)研究發現,PEG-L/V NPs可以響應酸性條件并釋放Vin和Len,進而能夠在體外協同誘導腫瘤細胞周期阻滯和凋亡,并且可以在體內抑制異種移植腫瘤的生長。RNA測序(RNA-seq)分析結果顯示,共組裝納米藥物具有不同于單一藥物的機制。綜上所述,該研究證明了利用結合LBVS和DFT的計算方法來識別具有共組裝能力的小分子的可行性,能夠為開發新型有效的抗癌策略提供重要的借鑒。
Bo Fang. et al. An Integrated Virtual Screening Platform to Identify Potent Co-Assembled Nanodrugs for Cancer Treatment. Advanced Materials. 2025
DOI: 10.1002/adma.202414154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1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