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過渡金屬自旋態能夠作為一種強有力的策略調控電催化活性。但是這種策略在電催化還原CO2仍然具有挑戰,這是因為目前還沒有催化劑的理性設計策略。
有鑒于此,新加坡國立大學林彥瑋(Yanwei Lum)、奧克蘭大學王子運教授等報道研究P摻雜如何影響鐵磁性單原子催化劑(Fe, Co, Ni),并且調節自旋態。
本文要點:
(1)
比如Fe SAC使用P摻雜能夠將FeN4的低自旋態(dx2- y20, dz20, dxz2, dyz1, dxy2)變為FeN3P的高自旋態(dx2-y20, dxz1, dyz1, dz21, dxy2)。隨后通過一系列表征技術,包括XAS、ESR、SQUID等對其進行表征研究。
在CO2R電催化反應中,Fe-N3-P SAC活性位點的催化劑實現>90 %的CO法拉第效率,非常寬的電勢區間(≈530 mV)、最大CO部分電流密度達到≈600 mA cm-2。
(2)
DFT理論計算結果表明,高自旋Fe3+物種具有dxz/dyz-π*化學鍵,表現增強的電荷反饋作用,增強*COOH吸附,促進生成CO。
總之,這項研究結果展示了調節SAC單原子自旋能夠增強CO2R催化活性。
參考文獻
Yipeng Zang, Yan Liu, Ruihu Lu, Qin Yang, Bingqing Wang, Mingsheng Zhang, Yu Mao, Ziyun Wang, Yanwei Lum, Tuning Transition Metal 3d Spin state on Single-atom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Adv. Mater. 2025
DOI: 10.1002/adma.202417034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2417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