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2D材料具有超薄性質,但它們具有優異的載流子輸運性能和機械穩定性。在此背景下,人們提出了偏振場和光電場之間的耦合來調節二維材料的物理性質,包括能帶結構、載流子遷移率以及光誘導載流子的動態過程。這些策略顯著提高了2D材料基光電探測器的性能、功能和集成密度。近日,復旦大學方曉生、武利民介紹了光電場與介電、壓電、熱電和鐵電效應產生的四種基本極化場的耦合,重點介紹了它們的協同耦合機制、獨特特性以及在先進光電探測應用中的技術優勢。
本文要點:
1) 作者揭示了材料合成和新型結構設計的新途徑,以提高光電探測器中耦合策略的效率。然后,作者重點介紹了仿生光電探測器領域多極化效應和光電效應協同作用的研究進展。
2) 最后,作者概述了二維材料基光電探測器耦合策略的未來研究前景,并提出了解決該領域挑戰問題的潛在解決方案。這一全面綜述將指導未來利用耦合策略進行靈敏和智能光電探測的基礎和應用研究。
Ruofei Xing et.al Coupling Strategies of Multi-Physical Fields in 2D Materials-Based Photodetectors Adv. Mater. 2025
DOI: 10.1002/adma.202501833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50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