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因子療法在腫瘤免疫治療應用中存在半衰期短、毒性大以及給藥頻繁等問題。原位表達目標細胞因子的核糖核酸(RNA)技術有望能夠解決這些局限性。然而,轉染細胞內的活性氧(ROS)產生以及三磷酸腺苷(ATP)的過度消耗仍會導致RNA的胞內翻譯受到限制。有鑒于此。清華大學喻國燦教授、山西高等創新研究院劉志達研究員、浙江大學毛崢偉教授和馬列教授通過在常規脂質納米顆粒中加入小尺寸的四氧化三錳納米顆粒,構建了一種雜化脂質納米顆粒(Mn-LNPs),其具有產生氧氣、消除ROS和增加細胞內ATP的能力,可有效提高翻譯效率。
本文要點:
(1)研究者利用該雜化平臺封裝編碼白細胞介素12(IL-12)的環狀RNA(Mn-LNPs@RNAIL?12),以用于腫瘤免疫治療。研究發現,Mn-LNPs@RNAIL?12在促進細胞毒性T細胞增殖和刺激抗腫瘤免疫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
(2)實驗結果表明,Mn-LNPs@RNAIL?12的抗腫瘤功效可通過與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的協同作用得到進一步加強,進而能夠產生持久、顯著的抗腫瘤效果。
Yongcan Li. et al. Catalytic Hybrid Lipid Nanoparticles Potentiate Circle RNA-Based Cytokine Immunotherapy. ACS Nano. 2025
DOI: 10.1021/acsnano.4c14517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4c1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