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涂層再現性和電荷提取效率低下,鈣鈦礦太陽能模塊的穩定性很少被報道,特別是對于槽模涂層工藝。近日,高麗大學Sang Hyuk Im、Jin Hyuck Heo、天津大學張飛通過路易斯酸堿相互作用,通過三氯化銻(SbCl3)和聚[雙(4-苯基)](2,4,6-三甲基苯基)胺(PTAA)之間的化學氧化來調節能級失配并改善表面潤濕性。
本文要點:
1) 因此,槽模涂覆鈣鈦礦薄膜的電荷提取和涂層再現性得到了改善。剛性基板的孔徑面積為25和64 cm2時,模塊的功率轉換效率(PCE)提高到22.05%和20.65%(認證效率為20.33%),柔性基板的孔徑區域為12 cm2時,提高到18.86%。
2) 此外,在85°C和85%相對濕度下連續1個太陽光照1000小時的耐久性測試后,孔徑面積為64 cm2的摻雜SbCl3封裝PTAA模塊器件保持了初始PCE的90%。
Jin Hyuck Heo et.al Chemical oxidization of PTAA enables stable slot-die-coated perovskite solar modules Joule 2025
DOI: 10.1016/j.joule.2025.101850
https://doi.org/10.1016/j.joule.2025.10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