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生長調控在制備高質量鈣鈦礦薄膜中起著關鍵作用。雖然表面缺陷已經得到了廣泛研究,但由于其對薄膜形態和器件性能的復雜影響,埋入界面和塊體性能的優化仍然是一個重大挑戰。近日,南開大學劉永勝、南方科技大學徐保民開發了一種協同策略,通過用FuMACl修飾埋入界面并使用(DFP)2PbI4 2D鈣鈦礦晶種控制塊體結晶來提高鈣鈦礦薄膜質量。
本文要點:
1) FuMACl層提高了潤濕性,減輕了埋界面處的殘余應力,并鈍化了缺陷。將(DFP)2PbI4晶種散裝組合,這些改性有效地提高了薄膜質量并增加了晶粒尺寸,從而顯著降低了缺陷密度。
2) 與效率為23.11%的器件相比,目標器件的效率為26.03%,填充系數為86.79%,穩定性也有所提高。此外,孔徑面積為10.80 cm2的鈣鈦礦微型模塊的效率達到22.89%。
Zonglong Song et.al Buried and Bulk Synergistic Engineering Enable High-Performance Inverted 2D/3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EES 2025
DOI: 10.1039/D5EE00156K
https://doi.org/10.1039/D5EE0015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