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正交預靶向能夠解決傳統納米藥物在被動和主動靶向遞送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問題。然而,生物正交預靶向策略的高選擇性往往依賴于抗原在病變部位的高表達水平,而具有足夠過表達水平的靶點目前仍非常有限。有鑒于此,華南理工大學袁友永教授和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涂雅蘭博士利用生物正交預靶向和點擊激活的自毀聚合物構建了一種不受腫瘤異質性影響的抗原響應性納米載體,其可實現刺激信號的轉換和放大。
本文要點:
(1)該研究設計的方法需要使用與四嗪(Tz)結合的曲妥珠單抗(T-Tz)以及生物正交活化的納米載體CONP。CONP載體由異氰化物、聚乙二醇修飾的聚硫代氨基甲酸酯(NC-PTC-PEG)和響應硫化氫(H2S)的自毀聚合物通過自組裝形成。在應用方面,研究者首先注射T-Tz來主動預靶向HER2陽性的腫瘤細胞,然后再注射納米載體CONP。研究發現,CONP中的NC-PTC-PEG能夠與Tz發生點擊反應以生成H2S,從而可實現抗原信號向H2S信號的轉換。
(2)實驗結果表明,NO2-PTC-PEG可響應H2S刺激,并發生類似于多米諾骨牌的從頭到尾解聚,產生大量H2S,以進一步放大刺激信號。綜上所述,該研究設計的生物正交預靶向結合點擊激活的自毀聚合物的策略可以提高用于腫瘤成像和治療的預靶向策略的有效性,有望能夠克服與腫瘤異質性相關的挑戰。
Ye Liu. et al. A Tumor Heterogeneity-Independent Antigen-Responsive Nanocarrier Enabled by Bioorthogonal Pre-Targeting and Click-Activated Self-Immolative Polymer. Biomaterials. 202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50011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