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體-受體界面上的分子聚集順序強烈影響電荷產(chǎn)生和提取性能,決定了有機電子器件的性能。在此,廣西大學闞志鵬專注于雙層有機太陽能電池,并選擇了固體和溶劑添加劑的組合,即1-氯萘(CN)和反式雙(二甲基硼)二苯乙烯(BBS),以調節(jié)雙層活性層結構中受體的分子排列。
本文要點:
1) 當單獨添加CN時,受體膜中的分子取向從正面向邊緣變化,由于受體的聚集,薄膜的結晶度顯著增加。當使用雙添加劑時,獲得了絮凝形態(tài),導致結晶度進一步提高,分子聚集順序得到改善,從而減少了受體層中的陷阱狀態(tài)。
2) 因此,使用雙添加劑可以減少陷阱輔助電荷復合并增強電荷提取,從而獲得優(yōu)異的填充因子和19.32%的最佳效率。研究結果表明,使用雙添加劑進行形態(tài)優(yōu)化可以增強分子排列順序,這是高性能雙層有機太陽能電池的一種實用方法。
參考文獻:
Zhenmin Zhao et.al Molecular order manipulation with dual additives suppressing trap density in non-fullerene acceptors enables efficient bilayer organic solar cells EES 2025
DOI: 10.1039/D4EE05070C
https://doi.org/10.1039/D4EE0507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