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轉移和復發是導致患者術后死亡的常見原因。有鑒于此,上海大學向慧靜教授、陳雨教授和華東理工大學李星光研究員開發了一種銅死亡納米前藥Lipo@CP@DQ NPs,其能夠啟動自促進級聯反應,以實現銅死亡、原位化療和氧化應激擴增的聯合作用,有效抑制腫瘤術后的復發和轉移。
本文要點:
(1)實驗通過將過氧化亞銅(Cu2O2,CP)和過氧化氫(H2O2)響應性前藥DQ負載到脂質體納米顆粒中而制備了Lipo@CP@DQ NPs。Lipo@CP@DQ NPs可在酸性腫瘤微環境中迅速解離,以釋放銅離子、H2O2和前藥DQ。研究發現,Cu離子的過量積累可誘導銅死亡,并產生具有高細胞毒性的羥基自由基(?OH)。與此同時,自供應的H2O2能夠催化DQ分解為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DTC),DTC可進一步與自供應的Cu離子進行螯合以形成抗癌化合物Cu(DTC)2。
(2)另一種分解產物(醌甲基化物(QM))可作為谷胱甘肽(GSH)的清除劑以實現氧化應激擴增。實驗結果表明,Lipo@CP@DQ NPs介導的銅死亡、原位化療和氧化應激擴增的協同作用能夠有效抑制三陰性乳腺癌的生長和術后復發。綜上所述,該研究工作開發了一種基于銅死亡的納米藥物,其能夠實現有效的術后抗腫瘤治療。
Ruiqi Yan. et al. Cuproptosis Nanoprodrug-Initiated Self-Promoted Cascade Reactions for Postoperative Tumor Therapy. Biomaterials. 202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50009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