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檢測能夠用于監測抗癌治療的療效和相關不良事件,但其檢測性能仍會受到相關尿液生物標志物的濃度較低等問題的限制。有鑒于此,南洋理工大學浦侃裔教授以接受化療治療的肺癌小鼠為模型,證明了尿液熒光檢測能夠同時監測腫瘤生物標志物(組織蛋白酶B)和化療誘導的腎損傷生物標志物(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酶)的水平。
本文要點:
(1)該檢測方法包含兩種氣管內給藥的尿液報告探針,它們利用籠化的生物正交點擊手柄實現依賴于生物標志物的“可點擊性”激活、腎臟清除以及每個腎臟清除報告探針在收集的尿液中與配對熒光指示器的生物正交點擊反應。
(2)在接受化療治療的原位肺癌小鼠模型和順鉑誘導的腎損傷小鼠模型中,腫瘤和腎損傷水平的尿液熒光信號(可通過智能手機相機測量)的降低與動物體重增加和生存時間呈正相關。實驗結果表明,生物標志物激活的生物正交點擊反應性和腎臟清除與生物正交觸發的熒光相結合可以實現具有特異性、敏感性的快速尿液檢測,以實現對其它生理病理過程的監測。
Penghui Cheng. et al. Urinary bioorthogonal reporters for the monitoring of the efficacy of chemotherapy for lung cancer and of associated kidney injury.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2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1-024-01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