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劑的主體和助催化劑的界面能夠發生自發的自由電子轉移,但是電荷轉移的方向對于助催化劑的2e- ORR反應的影響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關注和認識。
有鑒于此,深圳技術大學蘇耀榮教授、中國地質大學余家國教授、余火根教授等提出了一種創新型反向電子轉移(electron-transfer reversal)策略,在Au助催化劑上實現了高選擇性2e--ORR反應。將Au金屬納米粒子修飾在NiS顆粒上,制備新型核殼結構NiS@Au助催化劑,通過光化學沉積法修飾在g-C3N4光催化劑。
本文要點:
(1)
XAS光譜和DFT理論計算表明NiS使得自由電子的轉移方向翻轉,使得電子從Au納米粒子轉移到NiS核,調控Au原子的dz2軌道占據,增強O2分子吸附,穩定關鍵*OOH中間體,因此核殼結構NiS@Au助催化劑具有優異的選擇性2e--ORR合成H2O2性能。
優化的g-C3N4/NiS@Au光催化劑在空氣環境實現了264.82 μmol/h/50 mg的H2O2產率,可見光區間的表觀量子效率達到8.07 %。
(2)
這項工作為理性調控電子轉移的方向提供一種新型策略,實現了對dz2軌道占據的調控,為設計高活性光催化劑提供簡單的方法。
參考文獻
Wei Zhong, Aiyun Meng, Yaorong Su, Huogen Yu, Peigang Han, Jiaguo Yu, Achieving Free-Electron Transfer Reversal and dz2-Orbital Occupancy Modulation on Core-shell NiS@Au Cocatalysts for Highly Selective H2O2 Photosynthesis, Angew. Chem. Int. Ed. 2025
DOI: 10.1002/anie.202425038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2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