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疫苗接種是一種重要的癌癥免疫治療策略,其能夠引起腫瘤特異性T細胞應答。活菌可激活多種免疫細胞,以有效增強腫瘤輻照后的免疫應答。然而,由于細菌缺乏將抗原遞送到樹突狀細胞(DCs)的能力,因此該策略產生的適應性免疫反應仍然較低。有鑒于此,南京大學吳錦慧教授、南京醫(yī)科大學管曉翔教授和南京鼓樓醫(yī)院趙曉智教授發(fā)現(xiàn)腫瘤抗原可以被疊氮基團原位代謝標記,進而可通過生物正交化學被正交工程化沙門氏菌特異性捕獲。
本文要點:
(1)這些抗原能夠通過細菌的主動運動被有效地遞送給DCs。瘤內注射的工程化細菌可以捕獲被標記的抗原,并改善其通過DCs的呈遞。研究發(fā)現(xiàn),該策略能夠增加腫瘤中抗原特異性CD8+ T細胞的比例,并進一步在雙側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產生全身抗腫瘤作用。
(2)在Batf3?/?小鼠模型中或CD8+ T細胞耗竭后,該策略的抗腫瘤作用會消失,由此表明其產生的全身抗腫瘤作用依賴于適應性免疫反應。綜上所述,該研究工作設計了一種將細菌工程化和抗原標記相結合的策略,能夠為開發(fā)原位疫苗提供新的指導和見解。
Wen Xia. et al. Orthogonally Engineered Bacteria Capture Metabolically Labeled Tumor Antigens to Improve the Systemic Immune Response in Irradiated Tumors. ACS Nano. 2025
DOI: 10.1021/acsnano.4c13320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4c1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