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因其高效、低成本和多用途應用可能性而受到廣泛關注,將在塑造光伏(PV)市場的未來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大面積PSC的功率轉換效率(PCE)和穩定性仍不能滿足工業化要求,這主要與大面積鈣鈦礦薄膜的質量有關。近日,北京大學周歡萍對太陽能組件中鈣鈦礦薄膜的制備進行了綜述研究。
本文要點:
1) 作者首先確定了導致小面積和大面積鈣鈦礦薄膜質量差異的因素,如溶劑蒸發過程、反應和結晶動力學等。這導致大面積鈣鈦礦的薄膜質量不理想,例如薄膜在形態、成分、相、晶體尺寸和取向方面的不均勻性。溶劑體系根據其揮發性、溶解度和與鈣鈦礦的配位能力,針對不同的可擴展制備工藝進行定制。此外,還加入了各種添加劑,以進一步調節表面張力變化和中間相演變。
2) 最后,作者從鈣鈦礦薄膜層面過渡到器件層面,探索與PCE和商業化過程中穩定性相關的當前進展和挑戰。
Ruiyang Yin et.al Fabricating Perovskite Films for Solar Modules from Small to Large Scale Adv. Functional Mater. 2025
DOI: 10.1002/adfm.202419184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1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