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傳統金屬N4位點的幾何對稱性并進一步提高催化活性雖然意義重大,但具有挑戰性。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Shenghua Chen,Jiexin Zhu,武漢理工大學麥立強教授,中科大Lei Li,臺灣同步輻射研究中心Ching-Yu Chiang提出了平面氯化工程,成功地將傳統的CO2還原反應(CO2RR)活性和選擇性低的Zn-N4位點轉化為對稱性斷裂的高活性Zn-N3位點。
文章要點
1)優化的催化劑Zn-SA/CNCI-1000對CO(Feco)的法拉第效率最高約為97±3%,在零間隙膜電極組件(EA)電解槽中在200mA/cm2的高電流密度下進行50小時測試,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在工業催化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2)在-0.93Vvs.RHE下,Zn-SA/CNCI-1000催化的CO分電流密度(JCO)和翻轉頻率(TU)值分別為271.7±1.4 mA/cm2和29325±151 h-1,分別是未進行平面氯化工程的Zn-SA/CN-1000的29倍和83倍。
3)原位擴展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EXATF)測量和密度函式理論(FT)計算表明,相鄰的C-CI鍵誘導Zn-N4位點自重建為對稱性破碎的高活性Zn-N3位點,增強了對*COO中間體的吸收,從而顯著提高CO2RR活性。
參考文獻
Wei, S., Zhu, J., Chen, X. et al. Planar chlorination engineering induced symmetry-broken single-atom site catalyst for enhanced CO2 electroreduction. Nat Commun 16, 1652 (2025).
DOI:10.1038/s41467-025-56271-5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6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