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RR選擇性電催化還原制備乙烯或者乙醇具有非常大的挑戰和困難。
有鑒于此,太原理工大學李晉平教授、趙強教授、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孫予罕等通過理性調控設計Cu缺陷位點,實現了選擇性生成C2H5OH和C2H4。
本文要點:
(1)
研究發現,不飽和配位的無定形結構和中度配位的晶體邊緣Cu缺陷位點具有不同的*OH親和性,對CH2CHO*中間體物種的選擇性質子化起到決定性作用。
富含晶界的Cu催化劑(記作Cu-1)催化劑具有較弱的*OH和CH2CHO*吸附能力,因此導致容易在CH2CHO*的β-C發生質子化,因此選擇性生成C2H5OH。
但是,無定形Cu缺陷位點(記作Cu-3)具有強*OH吸附和強CH2CHO*吸附,因此促進打破C-O化學鍵,生成C2H4。
在構筑的膜電解槽電極結構,Cu-1生成C2H5OH的法拉第效率達到29.0 %,Cu-3制備C2H4的法拉第效率達到25.6 %。此外,面積達到25 cm-2的MEA電解槽使用Cu-3催化劑生成C2H4的法拉第效率達到63.4±1.5 %,且電流達到12.5 A。
(2)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催化劑的缺陷位點對于吸附*OH用于選擇性生成C2H4或C2H5OH的關鍵作用。
參考文獻
Dazhong Zhong, Qiang Fang, Runxin Du, Yaxin Jin, Chen Peng, Dongfang Cheng, Tan Li, Tao Zhao, Sheng Zhang, Yao Zheng, Qiang Zhao, Yuhan Sun, Jinping Li, Selective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to Ethylene or Ethanol via Tuning *OH Adsorp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25
DOI: 10.1002/anie.202501773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50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