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致半導體-金屬轉變(PSMT)揭示了關鍵的光動力學機制,并且在信息存儲、傳感、光電子學、光開關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此前所有報道的光致半導體-金屬轉變都發(fā)生在同一材料的兩種結構相之間,缺乏原子或分子水平的實空間證據(jù)。
有鑒于此,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于淼教授、孫曄教授等在原子尺度觀測光致“相變”現(xiàn)象:光照導致Cu(111)晶面上的半導體Cu2Se表面轉變?yōu)榻Y構明確的Cu金屬表面結構。
本文要點:
(1)
Se原子向下移動并形成Cu2Se層,同時位于次表面的銅原子移動到頂層。與基態(tài)相比,光照射的激發(fā)態(tài)Cu2Se向Cu轉變的能壘顯著的降低。而且,熱活化能夠發(fā)生反向的結構轉變。光致Cu2Se向Cu的轉變以及熱激活的Cu向Cu2Se的轉變具有高度可逆性。
(2)
這項工作展示了光誘導使得兩種不同材料之間的半導體-金屬轉變以及光驅動層間原子遷移,這項技術為光致半導體-金屬轉變和表面改性技術開辟了一條新型且具有前景的途徑。
參考文獻
Chen, M., Liu, W., Ding, P. et al. Semiconductor-to-metal surface reconstruction in copper selenide/copper heterostructures steered by photoinduced interlayer atom migration. Nat Commun 16, 1614 (2025).
DOI: 10.1038/s41467-025-57012-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7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