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十年中,鹵化鉛鈣鈦礦(LHP)納米晶體(NC)因其可調的光電性能而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可用于下一代印刷光子和電子器件。鹵代烷存在下的高能光子通過原位產生鹵素陰離子促進的光誘導陰離子交換反應(PIAER)為LHP-NC的精確帶隙工程提供了可擴展和可持續的途徑。然而,在LHP-NC中驅動光誘導帶隙工程的機制尚不明確。近日,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Milad Abolhasani通過微流體平臺闡明了LHP-NC的潛在PIAER機制。
本文要點:
1) 作者報道了PIAER的第一個實例,在硫醇基添加劑的幫助下,將CsPbBr3-NC轉化為高性能的CsPbI3-NC。通過采用強化的光流微反應器,陰離子交換速率提高了3.5倍,與傳統的間歇工藝相比,材料消耗減少了100倍。
2) 研究表明,CsPbBr3-NCs作為光催化劑,在二氯甲烷中驅動氧化鍵斷裂,并利用高能光子促進1-碘丙烷的光解。此外,硫醇基添加劑具有雙重作用:表面鈍化,可提高光致發光量子產率,并促進PIAER。
Pragyan Jha et.al Photo-Induced Bandgap Engineering of Metal Halide Perovskite Quantum Dots In Flow Adv. Mater. 2025
DOI: 10.1002/adma.202419668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19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