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發光二極管(PeLED)因其優異的電致發光性能而受到了人們的極大關注。然而,純紅色(620-660 nm)PeLED的發展仍然受到嚴重非輻射復合的阻礙。特別是,鈣鈦礦的溶液制造工藝對白色PeLED的制造提出了挑戰,這進一步阻礙了它們的商業化。近日,蘇州大學馮敏強、謝躍民報道了一種新型設計,通過將底部純紅色(640 nm)PeLED單元與頂部藍色OLED單元集成,實現了高效混合鈣鈦礦/有機串聯白光發光二極管(POTWLED)。
本文要點:
1) 為了優化器件性能,作者引入了5-溴-2-氟吡啶(PD)作為純紅色PeLED的吡啶鈍化劑,其特征是C-N和C-F的強電負性基團,通過鈍化缺陷和提高鈣鈦礦薄膜的相純度來抑制鈣鈦礦中的非輻射復合,從而實現了20.4%的最大外部量子效率(EQE)。
2) 通過將優化的紅色PeLED單元與藍色OLED單元集成,作者獲得了高效的POTWLED,其EQE值分別為25.9%和23.7%,CIE坐標分別為(0.279,0.339)和(0.310,0.330)。
Min Zhu et.al Suppressing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in Pure Red Perovskites Toward Efficient Hybrid Perovskite/Organic Tandem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Adv. Functional Mater. 2025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22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