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尚無確鑿的證據能夠證明不同尺寸的原位自組裝Gd納米結構具有不同的T1和T2信號增強能力。此外,調整尺寸大小能否有效實現增強的T1-T2雙模態MRI也仍不明確。有鑒于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袁月教授和安徽醫科大學蔣金輝教授開發了兩步原位自組裝策略。
本文要點:
(1)實驗首先構建了一種小尺寸納米探針Gd-TCO-P,其流體動力學直徑(dH)為16±3 nm。該納米探針經堿性磷酸酶(ALP)裂解后可在細胞內自組裝形成短的納米纖維Gd-NFs(dH: 200±51 nm)。隨后引入的四嗪-四嗪可交聯這些Gd-NFs,以形成更大的兩級樹狀納米纖維,即Gd-TS-NFs(dH: 4371±236 nm)。
(2)體內外實驗結果表明,該過程可實現T1和T2信號的尺寸依賴性增強,能夠對過表達ALP的腫瘤進行精準、長期成像。綜上所述,該研究不僅能夠為揭示原位形成的Gd納米結構的尺寸大小與T1/T2 MRI對比增強的關系提供重要的見解,而且也為T1-T2雙模態MRI的臨床應用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
Yanyun Yang. et al. Size-Dependent Cascade Enhancement of T1-T2 Dual Modal MRI in Tumors. Advanced Materials. 2025
DOI: 10.1002/adma.202414201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1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