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高性能有機光伏(OPV)取決于優化活性層內的相分離和界面,這對有效的電荷產生和傳輸至關重要。雖然纖維狀相分離網絡已被廣泛認為是各種共混體系中的理想形態,但實現這種結構的可靠方法仍然匱乏,限制了進一步的效率提高。近日,華南理工大學應磊、鐘文楷報道了一種形態控制策略,在D18:L8-BO共混物中使用酰亞胺官能化的苯并三唑聚合物PTzBI-dF來增強纖維形態。
本文要點:
1) PTzBI-dF與D18表現出良好的相容性,促進π-π堆積并增加結晶度,從而形成一個明確的纖維網絡,優化電和光物理性能。因此,0.04 cm2的D18:PTzBI-dF:L8-BO器件實現了19.6%的功率轉換效率,在1 cm2器件上達到了18.35%的認證功率轉換效率。
2) 此外,這種客體聚合物輔助纖維化在各種共混體系中顯示出多功能性,為提高OPV性能提供了一種有效方法。
Zhenye Li et.al Achieving 19.6% efficiency in organic photovoltaics through guest-polymer assisted morphological fibrillization EES 2025
DOI: 10.1039/D4EE03461A
https://doi.org/10.1039/D4EE0346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