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血管疾病治療前后進行準確的影像學評估對于進行有效的臨床干預和改善患者預后至關重要。然而,目前的成像方法仍難以在治療過程中實現高對比度、高分辨率以及實時監測。有鑒于此,蘇州大學高明遠教授、曾劍峰教授和蔡武教授構建了聚乙二醇化超小氧化鐵納米顆粒(PUSIONPs),并對其進行了全面的安全性評估,其r1值為6.31 mM?1 s?1,可實現對比增強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本文要點:
(1)與常見的臨床方法相比,PUSIONPs增強的MRA可在兔模型中實現更好的血管對比度、更清晰的血管邊界和更高的血管分辨率。與小分子造影劑(如Magnevist和Ultravist)相比,PUSIONPs具有顯著延長的血液循環。這種延長的體內循環特性使得PUSIONPs能夠在單次注射造影劑后對兔模型進行長達4小時的溶栓治療實時監測。
(2)在比格犬和巴馬迷你豬等大動物模型中,PUSIONPs增強的MRA也能夠表現出卓越的對比度效果、邊界劃定功能和微血管可視化作用。綜上所述,該研究設計的基于PUSIONPs的MRA心血管成像策略可在治療過程中實現實時監測和高分辨可視化。
Kuan Lu. et al. PEGylated Ultrasmall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as MRI Contrast Agents for Vascular Imaging and Real-Time Monitoring. ACS Nano. 2025
DOI: 10.1021/acsnano.4c13356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4c1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