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藥物遞送是治療炎癥性疾病的一種重要策略。中性粒細胞與納米材料的結合是當前該領域的研究熱點。有鑒于此,四川大學林云鋒研究員利用四面體框架核酸(tFNA)和中性粒細胞搭便車機制,開發(fā)了一種靶向納米藥物遞送平臺(Ac-PGP-tFNA,APT),以實現(xiàn)精準遞送和抗炎治療。
本文要點:
(1)實驗利用具有優(yōu)異的載藥能力和細胞攝取效率的tFNA結構負載治療藥物(黃芩苷)。研究發(fā)現(xiàn),該給藥平臺不僅可以顯著提高黃芩苷的生物利用度和有效濃度,而且能夠通過調節(jié)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促進促炎M1巨噬細胞向抗炎M2巨噬細胞的極化。
(2)實驗結果表明,該靶向治療方法可有效治療膿毒癥等炎癥性疾病。綜上所述,該研究開發(fā)了一種能夠治療以中性粒細胞浸潤為特征的炎癥性疾病的新策略。
Mi Zhou. et al. Framework Nucleic Acid-Based and Neutrophil-Based Nanoplatform Loading Baicalin with Targeted Drug Delivery for Anti-Inflammation Treatment. ACS Nano. 2025
DOI: 10.1021/acsnano.4c12917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4c1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