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良好的激發態能量耗散平衡開發具有近紅外二區(NIR-II)聚集誘導發射(AIE)性能的有機小分子光療劑對于實現光觸發的診斷成像和同步癌癥原位治療至關重要。有鑒于此,深圳大學王東教授將AIE活性N^N輔助配體與三價銥離子進行配位,開發了多功能銥(III)配合物。
本文要點:
(1)該配合物DPTPzIr在吸收/發射波長、活性氧(ROS)產生和光熱轉換等方面具有明顯優于其母體配體的性能。研究發現,DPTPzIr納米粒子具有能夠匹配808 nm商用激光的吸收峰以及目前已被報道的AIE銥(III)配合物中最長的NIR-II發射峰(超過1100 nm),可增強I型ROS的產生,光熱轉換效率高達60.5%。
(2)實驗結果表明,DPTPzIr納米顆粒能夠在乳腺癌小鼠腫瘤模型中實現有效的多模態成像引導的光動力-光熱治療,可精準診斷腫瘤,并實現具有高生物相容性的腫瘤完全消融。綜上所述,該研究工作為開發先進的光學診療藥物提供了一個簡單、可行的有效范例。
Caifa You. et al. The Midas Touch by Iridium: A Second Near-Infrared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ctive Metallo-Agent for Exceptional Phototheranostics of Breast Canc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5
DOI: 10.1021/jacs.4c15150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4c1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