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折疊蛋白的積累會影響細胞蛋白質穩態,并且與衰老和慢性疾病有關。此外,癌細胞也面臨著基礎蛋白質毒性應激水平升高的狀況。加劇內質網(ER)應激已被證明能夠誘導程序性細胞死亡,并同時增強抗癌免疫原性。疏水非生物大分子可以引發類似的應激反應。然而,大多數聚合物和納米顆粒在發生內吞作用后會被隔離在核內體/溶酶體中,導致它們與蛋白質穩態體系之間的相互作用受阻。有鑒于此,斯坦福大學饒江宏教授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在細胞中合成了細胞滲透性單體的聚合物。
本文要點:
(1)實驗利用L-半胱氨酸和2-氰基苯并噻唑(CBT)之間的光化學控制生物相容性縮聚構建了不溶性聚熒光素聚集體。研究發現,原位聚合可激活未折疊蛋白反應的BiP-PERK-CHOP通路,并且內質網應激能夠啟動一種與副凋亡相一致的調節性細胞死亡形式。
(2)此外,垂死的細胞能夠產生損傷相關分子模式(DAMPs),表明免疫原性細胞死亡可增強抗腫瘤免疫。綜上所述,該研究證明了原位聚合能夠模擬錯誤折疊的蛋白質聚集以誘導蛋白質毒性應激和癌細胞死亡,從而提供了一種利用癌癥脆弱性的新型治療策略。
DOI: 10.1021/jacs.4c15644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4c1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