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吸附為低溫蒸餾提供了一種有前景的替代方案,用于捕獲最強效的溫室氣體SF6,但現有的吸附劑在滿足各種化學和工程問題方面面臨挑戰。
有鑒于此,浙江大學楊啟煒研究員、柯天等在本文中,通過對孔內化學和工業過程設計的深入了解,構建了兩種低成本復合材料顆粒(2 % HPC的Al(fum)和5%高嶺土的Al(fum)),并且結合一種創新的兩階段真空變溫吸附(VTSA,two-stage Vacuum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工藝,實現了從氮氣中超高效回收低濃度SF6。
本文要點:
(1)
實現了創紀錄的高選擇性(>2×104)和SF6動態容量(~2.7 mmol/g),同時實現了優異的SF6產量(~58.7 L/kg)、收率(~96.8 %),在溫和的再生條件下,通過固定床的吸附-脫附實驗,驗證了能夠循環利用(~1000次循環)。
(2)
2D固體NMR光譜和原位FTIR紅外光譜、DFT-D結合/擴散模擬,揭示了SF6在通道內的多位點結合方式以及超快速的擴散。VTSA工藝能夠達到環境保護和電力設備運行的雙重嚴格要求:SF6回收率為99.91%,SF6純度/工作容量為99.91%/2.1?mmol/g,性能顯著超過了工業沸石13X,能耗僅為低溫蒸餾過程能耗的18.7 %。
參考文獻
Li, J., Chen, Y., Ke, T. et al. Efficient continuous SF6/N2 separation using low-cost and robus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composites. Nat Commun 16, 632 (2025).
DOI: 10.1038/s41467-025-56031-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