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原子納米酶材料由于其活性中心的原子級分散而表現出卓越的比催化活性。然而,迄今為止,對單原子催化劑催化機理的探索僅限于納米酶的二維表面。近日,吉林大學牛效迪通過直接的配位輔助聚合組裝策略成功制備了多孔單原子鐵納米酶(psaFeN)。
本文要點:
1) psaFeN復合納米球尺寸均勻,表現出優異的分散性,孔通道從中心延伸到表面組織良好。密度泛函理論計算表明,在psaFeN納米酶中,(010)面充當主要的活性表面,其中Fe原子與摻雜的氮原子形成三配位或四配位結構。(100)晶面作為輔助反應表面,四配位Fe—N作為活性中心。
2) psaFeN表現出優異的POD活性(Km=1.77 mM;Vmax=173.53×10-8M s?1)。鑒于這種特殊的生物活性,作者構建了一種便攜式比色生物傳感器,用于區分人工成熟的水果和自然成熟的水果。該傳感器實現了精確的鑒別,檢測限低至310 nmol L?1。
Lifang Wu et.al Portable Colorimetric Sensor Array Based on a Porous Single-Atom Fe Nanozyme with Different Surface Sites for Identifying Artificially Ripened Fruits Adv. Functional Mater. 2024
DOI: 10.1002/adfm.202413154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1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