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納米催化劑由于其多功能的相和原子結構而表現出增強的活性、選擇性和穩定性。然而,由于活化和反應條件過程中的結構和化學變化,納米催化劑的“真實”功能結構可能與其合成狀態不同。
在此,天津大學Langli Luo研究了在CO氧化反應下活化的CuPd / CeO2納米催化劑,該反應具有原子級相分離過程,導致催化劑性能出現顯著的“滯后”。
文章要點
1)通過“同位”透射電子顯微鏡(TEM)表征,我們發現CuPd納米顆粒(NPs)在反應條件下根據CeO2載體的不同表面平面演變為Cu2O / CuPd或CuPdOx相。
2)通過原位環境TEM-原位DRIFTS表征獲得詳細的動態信息,以進一步分離純CO和O2氣體的影響。研究發現合金納米顆粒和 CeO2 載體之間的界面結合能對決定相分離行為起著關鍵作用。
這些原子見解凸顯了合金納米催化劑的相分離和“活”催化劑的原位表征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Zhongliang Cao, et al, Phase Separation of CuPd Alloy Nanocatalysts in CO Oxidation, ACS Nano, 2024
DOI: 10.1021/acsnano.4c13102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4c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