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理想的環保無鉛光電材料,Sn基鈣鈦礦在光伏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目前Sn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最高功率轉換效率(PCE)已接近16%。近日,西安石油大學高蔚茵、南京工業大學陳永華、西北工業大學冉晨鑫、Dong He全面總結了雜原子分子設計及其在錫基鈣鈦礦薄膜制備中關鍵作用的最新進展。
本文要點:
1) 在開發過程中,人們提出了各種策略,通過解決Sn2+的固有問題,包括高路易斯酸度和易氧化性,來提高Sn基PSC的PCE和穩定性。最近的突破來自雜原子配位分子的發展,以控制Sn基鈣鈦礦的特性,這對實現高效PSC至關重要。
2) 首先,作者介紹了雜原子配位分子的設計原理及其對Sn基鈣鈦礦膠體化學、結晶動力學和缺陷性質的影響。然后,作者從雜原子類型和官能團的角度討論了用于高效Sn基PSC的最新雜原子配位分子。最后,作者闡述了當前在合理設計雜原子配位分子以進一步提高Sn基PSC性能方面的挑戰和未來前景。
Weiyin Gao et.al Heteroatomic molecules for coordination engineering towards advanced Pb-free Sn-based perovskite photovoltaics EES 2024
DOI: 10.1039/D4CS00838C
https://doi.org/10.1039/D4CS0083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