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偶聯反應的基本特點是位點選擇性,這種位點選擇性是由親電性離去官能團的位置決定。通常的方法,為了得到不同的取代形式,需要合成一種新型起始反應物異構體。
有鑒于此,哈佛大學Richard Y. Liu等報道開發了一種交叉偶聯反應,這種交叉偶聯反應能夠從相同的偶聯試劑,得到幾種結構不同的異構體。
這項研究首次展示了大體積的Pd催化劑通過形成瞬態金屬炔物種,能夠高效率可逆的進行芳基鹵化物的位置轉移。
雖然該反應主要受到熱力學平衡的控制,但是通過逐漸加入合適的親核試劑,能夠導致發生動力學拆分,并且以較高的產率生成非常規的異構體產物。該反應方法對一系列氧/氮中心親核試劑兼容,對許多常見的官能團兼容。
(2)
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驗數據表征該反應的動力學過程符合Curtin–Hammett動力學過程,這項研究為拓展位點轉移的交叉偶聯反應提供一種普適性的機理框架。
參考文獻
Yoshiya Sekiguchi, Polpum Onnuch, Yuli Li, and Richard Y. Liu*,Migratory Aryl Cross-Coupling, J. Am. Chem. Soc. 2024
DOI: 10.1021/jacs.4c15086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4c15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