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組裝單分子層(SAM)為倒置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中空穴傳輸材料(HTMs)的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襯底上SAM的不均勻分布大大降低了PSC性能,特別是對于大型器件。近日,華北電力大學丁勇、劉雪朋、洛桑聯邦理工學院Ding,Bin、Mohammad Khaja Nazeeruddin、北京科技大學Wang Qian提出了一種螺環型SAM,稱為4PA螺環,以正交螺環[吖啶-9,9′-芴]為骨架,膦酸為錨定基團。
本文要點:
1) 與參考4PACz相比,4PA-螺環具有更大空間位阻的扭曲構型抑制了分子間聚集,使其能夠在底物上均勻錨定。此外,4PA-螺環合適的最高占據分子軌道(HOMO)能級有利于促進空穴提取和減少電荷非輻射復合。
2) 因此,與功率轉換效率(PCE)為22.10%的4PACz相比,基于4PA螺環的PSC表現出25.28%的優異PCE,以及優異的長期穩定性。4PA螺環啟用的大面積PSC和模塊分別實現了24.11%(1.0 cm2)和21.89%(29.0 cm2)的PCE。
Xianfu Zhang et.al A spiro-type self-assembled hole transporting monolayer for highly efficient and stable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and modules EES 2024
DOI: 10.1039/D4EE01960A
https://doi.org/10.1039/D4EE0196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