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方向及招聘人數
生物膜微生態調控,人數1-2名。
二、導師介紹
合作導師(浙江大學):朱亮,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朱亮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聚焦典型行業廢水高效處理與循環利用、城鎮污水低碳處理與資源化、流域水生態修復與智慧管控。相關成果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等環境科學與工程相關領域的國際主流刊物上發表論文8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30余項。
詳情見個人主頁:https://person.zju.edu.cn/zhuliang
合作導師(浙江大學):俞萍鋒,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美國環境學者協會未來教員。長期致力于推進環境微生物問題的科學認知并開發安全高效的微生物控制技術,近五年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Microbiome等國際知名刊物發表高質量論文十余篇。
詳情見個人主頁:https://person.zju.edu.cn/0020882
合作導師(萊斯大學):Pedro J.J. Alvarez,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萊斯大學George R. Brown講席教授,納米水處理技術美國國家工程中心主任。曾獲得2012年歐文克拉克獎、2014年美國環境工程師和科學家學會最高獎等。目前任美國基金委工學理事會咨詢委員、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Cleaner委員會委員、環境領域頂級雜志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副主編等多個學術兼職。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納米技術的環境應用和環境影響、生物修復技術、生物燃料的水足跡、水處理與回用、抗生素抗性控制等。在Science等刊物發表SCI論文280余篇,被引用30000余次。
詳情見個人主頁https://PedroAlvarez (rice.edu)
聯合招收博士后工作計劃:資助期兩年,結合浙江大學和萊斯大學在生物膜微生態調控方面的優勢,綜合微生物組學與分子生物學推進生物膜形成的科學機制,耦合納米技術與微生物生態調控生物膜結構與功能,完成相關研究的論文撰寫并在高水平期刊上發表。
三、崗位要求
1. 品學兼優,年齡不超過30周歲;
2. 近三年獲得國內C9高校或海外頂尖大學的博士學位;
3. 有良好的學術表現及學術發展潛力,未來有志于到浙江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4. 勤奮主動、責任心強、認真負責,具有良好的英語溝通交流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四、應聘程序
發送個人英文簡歷(包括個人基本信息、教育經歷、參與科研項目、科研成果),三篇以內代表性論文全文以及其它能證明科研能力的材料至yupf@zju.edu.cn。浙江大學和萊斯大學將成立聯合面試小組,綜合評估應聘者水平及能力,經雙方導師和院系通過后報浙江大學審批。經學校批準錄用人員,須登錄中國博士后網注冊,并按浙江大學博士后進站程序辦理進站。
五、工作方式及待遇
入選者在雙方合作導師指導下開展研究工作,根據浙江大學博士后管理工作規定完成相應的考核,完成研究工作并達到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博士后出站要求后辦理出站。在海外合作發表的學術論文及其他成果可認定為出站成果,鼓勵入選者與萊斯大學高水平研究人員和合作教授聯合發表文章,第一署名單位及排名不計先后。
項目資助期為2年。學校和地方共給予每人40萬元/年的資助,在赴萊斯大學工作期間,資助30萬元/年,其他補充資助視情況再定。入選者在資助期內享受學校學科博士后相關福利。
六、其他
1.入選者2年資助期結束時,應及時辦理出站。如確因科研工作需要,申請延期出站的,應提前一個月向人事處報批,延長期間的費用由合作導師負責籌集。
2.入選者在聘期內學術能力和業績表現優秀者,出站后可申請學校特聘研究員崗位,進入浙江大學預聘軌師資隊伍。